-
廖清教授“有机微纳激光与低维光子学材料”主题讲座
2021年6月9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廖清教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有机微纳激光与低维光子学材料”主题讲座,讲座在第一教学楼214教室进行。
光子学是研究以光子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的科学,涉及光的产生、传输、探测、放大和显示等应用技术与器件。有机光子学材料因其在光学性能、柔性、加工成本等方而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廖清教授在讲座中条理清晰地向大家介绍了他所在团队近几年的成果,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微纳晶态材料与器件”,讲座内容分为有机微晶微腔中的激光和光子调控两方面,廖清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团队在单线态激光材料、三线态辅助光子激光和激子极化基元激光方面的工作。最后从有机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领域、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
黄辉教授团队参加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
2021年4月19日-22日,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黄辉教授团队一行三名学生(李子杰、魏亚男、陈皓)和两名博士后(张昕、温凯凯)在黄辉老师、史钦钦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年会以“赋能化学 赋能未来”为主题,设立57个学术分会,8个专题论坛,交流论文近8500篇。年会期间共安排大会特邀报告4个,分会主题报告177个,分会邀请报告1477个、分会口头报告1874个,墙报展讲3924个。包括70余位两院院士在内的1万余位化学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参加会议并进行交流。
6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构象锁概念的提出者和研究引领者黄辉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一些设计思想”的邀请报告。从构象锁概念的提出到其中蕴藏的科学,以及构象锁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黄辉教授向全体与会者呈现了一个精彩的科学之旅,与会者中产生了极大地反响。
会议中,史钦钦老师应邀做了精彩的口头报告,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主题包括C-S键的活化、C-S键的活化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史老师精彩的报告得到了与会者们的肯定与一致好评。
-
课题组成员参加202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由海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承办的“202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于2020年10月27-31日在美丽的椰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召开。全国各地和海外的高分子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都踊跃地参加到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界这一次盛会中。
课题组史钦钦老师在会上做了“共轭聚合物的室温金属偶联研究”口头报告,温凯凯博后的口头报告题目为”通过控制聚合准确调节聚合物纳米颗粒光热和光动力效应”,现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们的工作很感兴趣,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秦琳青、魏亚男和陈皓同学在大会上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工作,均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
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的Myung-Han Yoon教授进行学术访问
应黄辉教授之邀,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的Myung-Han Yoon教授于2019年11月22日下午在雁栖湖校区教一楼213做关于有机电子器件方面的学术报告。
有机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Myung-Han Yoon教授对有机电子器件的研究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阐述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针对PMMA以及PS等常见有机电解质在薄膜晶体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Myung-Han Yoon教授提出了以含硫聚合物做介电层的观点。含硫聚合物做介电层,表现出许多优异的特性,大大减小了器件的漏电流以及操作电压。同时由于S-S键的作用,使得器件还具备了自愈合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薄膜晶体管的性能. 另一方面考虑到PEDOT:PSS优异的电学性能、环境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的特点,Myung-Han Yoon教授将其应用到生物传感器当中。利用结晶性的PEDOT:PSS薄膜制备了具有对水稳定性的电化学晶体管,器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拓展了该材料在生物传感其方面的应用。 最后,老师同学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观点,大家受益匪浅。报告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中圆满结束。
-
北京交通大学张福俊教授进行学术访问
11月5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张福俊教授应材料学院黄辉教授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在学园2-318做了题为“有三元有机光伏及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参会同学与张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福俊教授一直从事无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光伏器件、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特别是较早开始了三元体系有机光伏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倍增型窄响应有机光电探测器。
-
课题组成员参加2019年全国高分子年会
2019年10月8日-10月12日课题组黄辉老师、史钦钦老师和课题组成员吕磊、温凯凯、杨皓杰和文轩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高分子年会,黄辉老师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现场老师和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对课题组研究方向做出了规划!
会议简介: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系列报告会起始于1954年,两年一次的全国报告会已成为国内高分子科学界最为重要的学术会议,是中国高分子界的一次盛会。201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于2019年10月15-19日在西安举行,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本次会议将以高分子科技在新时代国民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集中展示我国高分子科学与材料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从事该领域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科技、教育、产业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学子提供广阔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以促进我国高分子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提升高分子相关学科交叉与前沿研究水平,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攻克核心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
美国休斯顿大学姚彦教授进行学术访问
8月20日下午,美国休斯顿大学姚彦教授应材料学院黄辉教授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在学园2-302做了题为“有机电极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深入浅出的简述了了目前能源的紧迫性,以及锂电池的研究进展。黄辉课题组,刘向峰课题组成员与姚教授展开热烈讨论。
Yao Yan 毕业于复旦大学,之后在UCLA Yang Yang课题组获得博士学位,在Polyera Corp.工作两年后进入Stanford 跟随Cui Yi教授开展电化学存储方面的研究。于2012年加入休斯顿大学开展独立研究。目前他的研究兴趣是有机电极材料的设计以及在里电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