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波教授“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电力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主题讲座
2024年6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一波应黄辉教授邀请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电力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主题讲座,讲座在第一教学楼215教室进行。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的CO2,导致全球变暖,2015年12月12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旨在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近年来得到全球广泛关注。
王一波研究员在讲座中首先简单介绍了CO2排放的几个主要来源,其中能源领域排放约占85%,因此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既定目标,必须要实现能源转型,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015年国际社会提出“创新使命”倡议,我国是也是最早发起倡议的国家之一。
王一波研究员清晰地为大家介绍了“创新使命”的第一阶段(2015-2020)目标:实现清洁能源领域的政府科研投资翻倍、搭建高层次的国际平台,推动清洁能源创新发展;第二阶段(2021-2030)“创新使命”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发布MI2.0创新宣言和两大创新合作机制“使命机制”、“创新平台”。之后王一波研究员讲到面临的三大挑战:挑战一:经济的、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挑战二: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市场设计;挑战三:电力系统集成、数据和数字化。接着王一波研究员介绍了下一步发展思路,与发达国家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最后王一波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响应。
王一波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智能电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电专委会秘书长等职务。2016年受国家科技部委托,组建“创新使命”中方秘书处,并担任“绿色电力未来”使命副主任,近五年主持或参与编写重大咨询报告十余份,举办各类国际会议数十次。
-
于冬宏教授“‘小’丹麦,‘大’电池,‘新’分子”主题讲座
2024年5月23日上午,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的于冬宏教授应黄辉教授邀请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小’丹麦,‘大’电池,‘新’分子”主题讲座,讲座设在教一115举行。
本讲座首先介绍了基于具备合理分子轨道能级的供体-受体聚合物材料进行放大合成实验,使其成为具有高分子量和恒定质量的连续流动方法,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反应的速率和产率,达到日产百克数量级。
然后针对传统聚吩材料,延续使用富勒烯受体体系,应用卷对卷大面积快速印刷,制成了在具有由40000个单结电池组成的大面积有机光伏组件,并同时将产生的电能进行直流交流转换,模拟能量的网格输入与输出,最终揭示有机光伏未来在发电以及在电网中输送的可能性。
最后将阐述因受聚合方法限制的传统主链骨架共轭给-/受-体高分子材料无法实现理想纳米尺寸的自组装,从而严重影响了光激子中的电荷(载流子)分离与后续的传输。
讲座的最后于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了新概念共轭结构高聚物结构设计与可能的合成,讲座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热烈讨论。
于冬宏教授,1997到2006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材料与化学研究所、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力学工程系、化学与生物科学系任助理教授、特别研究FELLOW、研究助理教授、和助理教授,2006年至今任丹麦奥尔堡大学化学与生物科学系终身职副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生物传感)以及无机有机纳米杂化生物材料等。先后承担了丹麦技术创新部基金、丹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丹麦国家战略研究基金,科研总经费逾2000万丹麦克朗。发表学术论文152篇,被他引次数达到4030次。2009年获得丹麦奥尔堡大学最佳教师奖。
-
黄晓宇教授“聚合物分子刷及其功能材料”主题讲座
2024年5月20日上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晓宇教授应黄辉教授邀请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聚合物分子刷及其功能材料”主题讲座,讲座在第一教学楼115教室进行。
聚合物分子刷在指纹显影、催化、药物输送、防污涂层及锂离子电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
黄晓宇教授在讲座中条理清晰地为大家介绍了一维、二维、三维聚合物分子刷的定义、区别、结构特征以及应用。首先一维聚合物分子刷也称为接枝共聚物,它是指聚合物侧链密集接枝到线性聚合物链上所形成的共聚物。一维聚合物分子刷所具有的紧凑的结构可产生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蠕虫状构象、紧凑的分子尺寸和显著的链端效应。二维和三维聚合物分子刷是指聚合物链密集地链接在各种有机或无机基质表面上所形成的聚合物复合体系。该聚合物复合体系不仅保留了基质所具有的性质,聚合物链的引入还赋予了复合体系特殊的性质,例如防腐蚀性、胶体稳定性、抗粘附性能、刺激响应性、润滑性和摩擦性等。并介绍了一维、二维、三维聚合物分子刷材料在指纹显影、催化、药物输送、防污涂层及锂离子电池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最后黄晓宇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响应。
黄晓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少年班,1998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1998-2001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阿克伦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受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究。已经先后主持承担负责国家“863”项目(2项)、“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2017年至今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多篇,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1项。2017和2022年,两次作为第1完成人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
张越涛教授“受阻Lewis酸碱对实现聚合物精准合成”主题讲座
2024年5月15日10:30,吉林大学张越涛教授应黄辉教授邀请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受阻Lewis酸碱对实现聚合物精准合成”主题讲座,讲座在教一楼215教室举行。
聚合物精准合成可以控制聚合物结构和性能,一直是高分子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受阻Lewis酸碱对(FLP)体系同时存在没有被相互淬灭的Lewis酸性和碱性,通过Lewis酸碱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实现活性聚合还可以克服传统活性聚合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报告通过设计合成新型的FLP体系,提高了聚合引发效率并抑制了链回咬副反应,首次实现了FLP催化各类极性乙烯基单体的活性可控聚合。利用FLP体系聚合活性高,稳定性好的特性,实现了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室温快速合成和破世界记录的63嵌段序列可控高分子的大量合成;利用体系灵活的结构可调变性,实现了对聚合物拓扑结构的控制:利用双引发的膦碱体系,通过从中间向两边引发的拓扑聚合方式实现一步合成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利用具有三官能度的FLP体系的双分子协同效应发展了一个环状聚合物合成新方法。受阻Lewis酸碱活性聚合体系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以及灵活多变的结构可调性,是一类全新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活性聚合体系。张越涛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响应。
张越涛,男,2004年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得有机化学理学博士并于同年留校工作。2006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Eugene Y-X. Chen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工作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化学系,任职research scientistⅡ。2013年入选第四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同时受聘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研究工作,重点从事Lewis酸碱对催化的聚合物精准合成;基于可再生资源高分子的催化合成(可持续发展聚合物的催化合成);非食物生物质降解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现已在Nature Chemistry,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ommunications, CCS Chemistry, Chemical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获批中国发明专利17项。目前担任Science Bulletin期刊的青年编委。
-
付红兵教授“有机电泵浦激光的探索”主题讲座
2024年5月13日14:00,首都师范大学付红兵教授应黄辉教授邀请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有机电泵浦激光的探索”主题讲座,讲座在教一楼108教室举行。
全固态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科技发展要求器件微型化、多功能化的今天,有机微纳米激光材料因其价格低廉、可通过分子裁剪调控全光谱范固的激光波长、可在柔性基底上大规模集成等优点,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付老师分别从有机微纳单晶微腔效应、高导电激光增益材料、有机TADF和磷光增益材料、有机激光激化激元四个方面展开,基于激光器件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从材料设计的源头出发,通过精准可控的自组装技术,实现在激光增益介质和激光谐振腔这两个核心技术上的突破。
目前,已经实现高性能激光器件的波长从紫外区到近红外区的全光谱覆盖;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和图案化组装技术,实现了有机、有机/无机杂化的微纳晶激光阵列的设计;基于有机微纳晶激光材料实现微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与应用。瞄准有机电泵浦激光这一重要科学前沿,从新材料、新技术、新原理上尝试解决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題。
讲座上,老师与同学们积极讨论,探讨报告内容,报告引起了师生们的广泛兴趣。
付红兵,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师生导师,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百人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21年北京学者,并在2004和2014年先后两次以第三完成人身份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有机微纳光功能材料和器件领域总共发表文章230余篇,文章他引15000余次,H-index:63
-
高峰教授“最小化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压损失”主题讲座
2024年3月12日14:00,瑞典林雪平大学高峰教授应黄辉教授邀请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最小化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压损失”主题讲座,讲座在教一楼214教室举行。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功率转换效率现已达到接近20%的高值。基于非富勒烯受体(NFAs)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新进展降低了非辐射的电压损耗。与传统“给体:富勒烯受体”共混物中观察到的能量间隙定律依赖相反,在最先进的“给体:非富勒烯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非辐射电压损失与“给体:受体”界面上的电荷转移电子态的能量没有相关性。
高峰教授团队通过结合温度相关的电致发光实验和动态振动模拟,提供了基于富勒烯和非富勒烯受体的器件的非辐射电压损失的统一描述。其次,团队强调原始材料的光致发光产率决定了非辐射电压损失的下限。团队还证明,在不牺牲电荷产生效率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非辐射电压损失(例如:<0.2 V)的降低。团队进一步将其理解扩展到三元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为高效三元器件的第三元件提供了合理的材料设计规则。高峰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响应。
高峰,瑞典林雪平大学教授。2004年和2007年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加入瑞典林雪平大学,先后任职玛丽居里博后研究员(2013)、助理教授(2015)、副教授(2017)和教授(2020)。目前在西湖大学访问。担任中国科学:材料副主编、FexMat副主编。高峰教授的研究兴趣为可溶液加工的光电器件及机理,主要基于有机和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相关工作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otonics,NatureEnergy,Nature Electronics等杂志。获得瑞典及欧盟的多项人才计划支持,包括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的Future Research Leader,瑞典瓦伦堡基金会资助的Wallenberg Academy Fellow,以及欧洲研究理事会的ERC Grants(Starting Grant 2016, Consolidator Grant 2021)。2020-2025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瑞典瓦伦堡基金的重点前沿科学项目。2020年因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领域的机理研究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Tage Erlander Prize。
-
石峰教授“宏观超分子组装及其应用”主题讲座
2023年12月15日15:30,北京化工大学石峰教授应黄辉教授邀请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宏观超分子组装及其应用”主题讲座,讲座在教一楼305教室举行。
宏观超分子组装,是指在十微米以上的构筑基元表面,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引入超分子识别基团,再利用界面组装构筑超分子材料的过程。它是超分子化学的新兴研究方向,为体相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石峰教授先介绍了宏观超分子组装的研究,其可以通过借鉴天然超分子材料,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且宏观超分子组装的研究能为阐释材料科学领域广泛存在的界面-界面相互作用提供理想的模型体系,有助于理解相关的界面作用机制。接着,围绕如何实现高效、精准的宏观超分子组装的问题,介绍了从界面变形能力对组装行为影响的角度,具有高柔顺性表面是宏观超分子组装中构筑基元的设计原则。在宏观超分子组装中,由于构筑基元的碰撞与组装依赖于震荡、旋转等强外力,导致最终组装体匹配度差,有序度低的问题,为此,团队发展了两种策略,对于非精准结构动力学过程占优的体系,利用非精准与精准结构之间热力学稳定性的差异,发展自纠错策略,获得精准组装体;对于可以调控组装动力学,实现精准结构动力学过程占优势的体系,通过构筑基元自发运动,实现其在近热力学平衡态的组装,直接获得有序结构。最后,通过宏观超分子组装构筑了异质材料的三维有序结构,解决了异质材料在三维空间高效复合的难题,拓展了超分子组装的适用范围。石峰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响应。
石峰,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超分子组装,致力于阐释材料领域的界面-界面相互作用,发展制备体相超分子材料的新途径。目前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6项,SCI他引5000余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杰青,教育部霍英东基金等项目资助;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新星计划等。任科学出版社/Elsevier联合国际新刊Supramolecular Materials 主编,Cell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science编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青年执行编委。任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仿生材料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委员。
-
袁广才教授“新型显示技术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讲座
2023年11月22日下午,袁广才教授受材料学院黄辉教授的邀请,于教一306进行了以“新兴显示技术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讲座。
袁广才教授的报告主要从“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BOE的发展状态”、“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机半导体存在的问题与机遇”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了显示领域的行业大背景和新型显示的制造过程及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京东方集团的技术突破与未来技术探索的方向,并对行业技术前沿和技术难点等做出了详细阐述。
报告结束后,袁教授回到了同学和老师们对于显示技术前沿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袁广才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导,京东方半导体技术科学家/副总裁/院长。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有16年研发经验。近五年主导氧化物 TFT、柔性 LTPO、MLED 显示、数字化生产设备四个技术方向的可量产技术研发,相关技术产出大于四百亿产值。在国家项目、公司和研发团队的支持下,近五年获得授权专利 224 件,形成严格技术卡控。相关成果得到行业及社会的高度肯定,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青年等21项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十四五重点专项项目,主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关村颠覆性技术应用等20余项重大项目。同时也在前沿技术和理论方向不断深入探究,近五年发表论文 19 篇,其中包括 Nano Research、Adv.Sci.、Adv.Funct. Mater.、 Chem.Eng.J.和IEEE T. ElectronDev.等高质量论文。